首页新闻

2021三元前驱体市场“激战”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2/01/27   浏览:()次


  从订单增长、产能扩充到产业布局,2021年三元前驱体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220GWh,相对2020年增长175%。其中三元锂电池出货量109GWh,同比增长127%。


  2021年三元动力电池出货量仍高速增长,绝大多数中高端车型仍将采用三元电池,三元动力电池未来有望逐渐向高端领域、高续航里程、快速充电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车型领域渗透。


  三元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带动上游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激增,三元前驱体企业普遍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


  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头部电池企业和三元材料企业纷纷出手对三元前驱体展开长单锁定,巨额采购订单接连落地。


  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增长需求和提升竞争力,头部三元前驱体企业纷纷启动大规模扩产计划,且在向上游延伸实现一体化产业布局。


  整体来看,2021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市场的三大现象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巨额订单接连落地,“三巨头”疯狂接单。


  2021年,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对三元前驱体产生强劲需求,多个巨额采购订单接连落地,而头部企业凭借在产能、资金、供应链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多发展计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其中,仅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三家企业新签订的三元前驱体供货订单合计接近200万吨,供货期限为2022至2026年。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三元前驱体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从订单增长情况来看,三元前驱体市场份额主要向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等第一梯队集中。科隆新能源、道氏技术、芳源环保等二线梯队企业与一线梯队在市场份额占比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新签订单中,国际客户的订单量明显增多,海外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增速大有赶超国内需求增长趋势,表明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对国内三元前驱体出口拉动增长明显,这给中国三元前驱体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当前,在三元前驱体出口方面,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排名前列,主要供货ECOPRO BM、LGC、L&F、POSCO、优美科等企业。
 


  二是,三元前驱体扩产势头凶猛,头部企业成为扩产主力。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和动力电池大规模扩产,助推上游三元前驱体进入产能扩充赛道,头部企业成为扩产主力,且投资规模和扩产规模都较此前大幅提升。


  自年初以来,包括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科隆新能、道氏技术等企业都开启三元前驱体产能大规模扩充模式,并积极加强上游钴镍原料端布局。


  上述三元前驱体企业大规模扩充产能的逻辑是,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冲刺TWh时代,动力电池大规模扩产要求其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快速扩产跟进,进而给三元前驱体企业扩产提供保障。


  而巨额订单落地也在要求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等三元前驱体加快产能扩充。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和降低采购成本,三元前驱体企业在扩充产能的同时,也在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强化一体化布局。


  目前,包括中伟股份、格林美和华友钴业等企业均有投资印尼镍冶炼项目,提前锁定印尼镍金属资源量与价格模式,打通并进一步优化原材料供给,进而降低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成本。
 


  三是,三元前驱体龙头集体切入LFP产业链,实现横向延伸布局。


  除了大规模扩充三元前驱体产能之外,头部三元前驱体的另一大产业布局动作是集体切入磷酸铁前驱体赛道,实现产业横向延伸。


  其中,包括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天原股份、邦普循环等三元前驱体企业都通过自建或合资方式,高调进军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投建磷矿、磷酸铁、磷酸铁锂一体化项目。


  上述三元前驱体企业布局磷酸铁锂材料产业的逻辑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进而对上游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产生强劲需求。


  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523GWh,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200万吨级别,达到小型化工体量与规模。


  在此情况之下,磷酸铁锂材料领域掀起新一轮产能扩充浪潮。除了磷酸铁锂材料企业之外,包括磷化工、钛白粉等传统化工领域的企业,也利用其在上游磷矿资源和磷化工产品技术优势,大手笔切入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意图开启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而三元前驱体企业也希望通过投建磷酸铁锂材料一体化项目,进一步完善其前驱体产业板块,为公司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