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独家专访|毫末智行张凯:用C端思维赋能 瞄准量产与用户体验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23/01/16   浏览:()次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句话,用来形容如今的自动驾驶行业一点也不为过。
 

  发展至今,我国智能驾驶已经来到L2-L3的落地期,随着算法、软件等诸多跨界科技型企业都涌入了汽车产业之中,产业竞争愈发激烈,争夺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成为焦点。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辅助驾驶技术应用的天花板,城市NOA的量产就是其中之一。而这场战争的序幕也已经悄悄拉开。比如,特斯拉FSD、华为、小鹏……头部玩家众多。不难发现,无论是主机厂,还是其他细分领域的同行都开始入局NOA。
 

 

  不久前,在第七届HAOMO AI DAY上,毫末智行也继续公布了其城市辅助驾驶(NOH)的最新进展。毫末城市NOH是中国第一个可大规模落地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毫末城市NOH软件已经达到交付状态,目前已开启多城路测,搭载毫末城市NOH的车型将在2023年上市。
 

   “技术是为商业服务的,而商业存在探索周期。”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自动驾驶发展至今,大家发现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最有可能大规模铺开的商业场景,所以很多公司想要进来。而毫末智行从2019年成立伊始,就瞄准并坚持走渐进式发展路线,并成为较早进入产品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公司。
 

 

  张凯坦言,过去三年是毫末智行“穿越创业生死线”的关键期,但三年只是创业漫长旅程的开端。在2023年,智能驾驶下半场的竞争将进入加速期,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商业应用将迎来大规模落地。
 

  用To C的思维打造更舒适、更具性价比产品
 

  西部证券预测,2023/2024/2025年搭载NOA的车型将分别达到70万/169万/348万辆,其中支持城市NOA功能的车型将分别达到17%/40%/70%。毫无疑问,城市NOA未来将成为汽车消费者的主流需求,头部企业都纷纷在抢占高点提前布局。在激烈的竞争中,毫末智行能实现快速商业化、规模化量产的信心从何而来?
 

  对此,张凯总结为团队合作与拼搏精神、内部高效的整合能力、丰富的产业经验。与其他跨界友商的明显区别是,得益于长城汽车,毫末智行在C端的经验积累更为丰富。
 

 

  在张凯看来,从L4“降维”L2还沿用了原来To B的思维与能力,但L4与L2是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毫末智行的产品逻辑面对的是更广泛的C端用户,从乘用车量产角度思维,在驾驶感受与交互领域的能力表现尤为突出。同时,To C还需要很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用户对于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包容性差距很大。在交互体验上,渐进式技术路线更关注交互性能的迭代更新,这也是提升驾乘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实现城市辅助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毫末智行采用了“重感知”的方案,摆脱了高精地图的依赖,虽然增加了技术的难度,但胜在更容易在不同城市推广复制,更符合乘用车大规模量产落地的需求。
 

  如今,毫末智行的城市辅助驾驶产品已经更新至第三代HPilot 3.0,并在魏牌、坦克、哈弗、欧拉、长城炮等品牌近20款车型中实现规模化量产。HPilot 3.0搭载2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形成全车感知冗余,搭载该系统的魏牌蓝山DHT-PHEV、长城皮卡山海炮在2022年12月广州车展已经正式上市。
 

 

  从2022年下半年起,城市NOA进入到拼量产的阶段。未来两年将是各大品牌的产品对标、平台与系统架构落地的关键周期。在毫末智行的规划中,2023上半年,毫末HPilot 3.0实现复杂障碍物交互升级,提升路口、变道通过性;2023下半年,实现特殊工况处理,开放免教学长距离泊车;2024年上半年毫末城市NOH落地将达到100城,2025年毫末HPilot全面进入全无人驾驶时代。
 

  想要实现上述规划,那么毫末智行将用极快的迭代速度来支撑。当然,这离不开毫末智行打造的“智能驾驶产品能力迭代铁三角”,其中场景化用户体验设计是入口,AI人工智能技术是灵魂,技术工程化能力是保障,三者的高度有效地协同,才能保证其智能驾驶产品的快速迭代。
 

  “智算中心相当于士兵手中的枪”
 

  在自动驾驶产品迭代中,需要大量数据反馈从而对系统的持续优化,智算中心也逐渐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的布局的基础设施之一。日前,毫末正式发布了智算中心MANA OASIS,MANA五大模型全新亮相升级。
 

 

  据介绍,在五大模型中,视觉自监督大模型可以完成4D clip的自动标注;多模态互监督大模型可以完成通用障碍物的识别;3D 重建大模型帮助毫末做数据生成,用更低成本解决数据分布问题,提升感知效果;动态环境大模型让毫末进一步使用重感知技术,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人驾自监督认知大模型让毫末的驾驶策略更加拟人化,安全及顺畅。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如果你有很多士兵,但是上战场必须要有枪,而智算中心就相当于武器。”张凯表示,“做一个模型放到智算中心里去做训练,然后再放到车上去做相应的验证。这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智算中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据是智能化发展最大的驱动力,也占据了大量成本构成。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做自己的智算中心。但如果数据量上升到一定规模,自建数据中心带来的成本优化相当可观。
 

  “我们测算,智算中心给我们带来的成本优化是惊人的,将达到亿元级别。”张凯表示,毫末智行自建智算中心,首先从成本角度考虑,以毫末智行目前以及未来的规划的量产规模来算,成本节省巨大;第二,自建智算中心带来的效率提升非常明显,评估现在以及未来预计使用的计算资源,也应该布局智算中心。
 

 

  从自动驾驶本身的需求来说,智算中心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明显。一是其数据是片段式的,最大特点是小文件多,达到百亿个,而且自动驾驶的训练需要交换的数据多,要求有充足的带宽。二是自动驾驶的所需要的模型,要求更好地并行计算框架,在训练的时候把硬件资源都利用起来。三是AI发展很快,新的算法层出不穷,需要尽快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型。
 

  一直以来,毫末智行坚持用数据驱动带来系统的加速优化,也更看重深度学习的计算能力、数据传输的带宽与数据搬运的效率。深度学习带来的算力增加,与Transformer消耗得越来越多的计算资源,这也促使毫末智行开始筹建智算中心,以此加速智能的迭代。
 

  “截至到2022年12月,挖掘到11000多个非常有价值的产品提升点,这个数据量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没有数据驱动是很难达到这个结果。”张凯坦言,随着城市NOH实现功能的增多,HPilot3.0产品成本较上一代产品肯定会有所增长,行业普遍来看也都是类似成本价格,甚至更高,“过了用户尝鲜期,上规模量产后就必须要进行各个环节的成本优化,去推出适合大范围推广的,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勤练内功 赋能更多客户与用户
 

  自2015年,自动驾驶开始进入普罗大众眼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已经历了多个波峰与波谷。发展至今,中国汽车在智能驾驶下半场展现出了先发优势,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消费逐步升级,认知也愈加深刻,需求逐步多样化。与此同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也在快速增加。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0%。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还是要在波谷的时候勤练内功,才能抓住波峰的机会。”张凯表示,进入2023年,毫末智行在产品层面、技术层面、市场方面还有很多要进一步修炼的关键点。
 

  从产品角度来看,毫末智行希望推出性能更好,与用户交互更好,性价比更高的下一代产品。同时,将NOH顺利泛化到更多的城市,给用户带来更多便利与舒适的体验,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智能驾驶的价值。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看,毫末智行希望能够走进更多企业,赋能更多主机厂。
 

  从技术角度来看,毫末智行希望能够保持对业内最新、最前沿技术的追求,包括大模型的落地、模型效率的提升、整个模型压缩的优化,找到性能与价格的极致平衡的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毫末智行在低速物流领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截至 2022 年 12 月,小魔驼配送的订单量已突破 13 万单,毫末末端物流配送车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据悉,2023年小魔驼的价格将降到10万元以内。在对成本非常敏感的低速物流领域,10万元已经达到了行业预估的商业化铺开的门槛。
 

  智能驾驶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对毫末智行来说,英雄正在砥砺前行。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