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新闻

反日浪潮后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料
来源:盖世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2/10/17   浏览:()次


  尽管国内的反日情绪已有所降温,但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领土的主权争端并未有短期内解决的迹象,反日的活动仍然随时可能被点燃。在本次持续数周的反日浪潮中,日本的汽车企业遭到了重创。9月份的数据显示,以丰田、本田及日产为首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跌幅度达35%以上,这比前一月的情况更糟。

  几年前,中日之间出现的关系摩擦只是对日系车在国内销售产生了短暂影响,但是,此次反日浪潮的规模与影响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之内堪称最大.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包括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诸多跨国汽车巨头的增长动力或复兴所望。日系车如果在中国市场失利,将影响其全球的市场地位,这使得问题变得重要且迫切,解决之道虽不能单单依靠企业来完成,但我们的调查显示,日系车企应在日本国内政治政策导向上更有作为,才可能改变其长期困境与风险。

反日浪潮后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料

  销量的下滑已显而易见,然而本次国内反日浪潮给日系车最大影响却并不限于此。根据盖世汽车网针对业内人士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时间: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0月14日,参与人士共2019位),约32%的人士认为反日浪潮对日系车产生的最大影响是“短期内销量大幅下滑”;其次有31%的参与者选择了“拒买日系品牌潜在客户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

  在此次反日浪潮中,国内多个城市出现了打砸日系车以及4S店的事件,一段日系车车主为维护自己的汽车而被砸车者重创头部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尽管讨伐砸车者众,且政府已将嫌疑人逮捕,但这些事件留给人们心中的阴影不会随之消弭,潜在的日系车购买者会望而却步。这除了直接导致日系车销量的骤降外,也使得拒绝购买日系车的潜在客户在增加,日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受到损伤。

  但是,相对于这些短期内的直接影响,日系车因为此次风波而错失在中国市场扩张与复兴的最佳机遇,与领先者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更是日本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担忧的问题。过去五年,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年增长率为15%,而中国整体汽车销量的年增长率为25%。汽车行业咨询公司LMC Automotive统计显示,目前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到25%,比2008年低了7个百分点。

  过于保守的本土化经营策略被认为是日本车企失守中国市场的关键,而日本车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丰田与本田等车企分别推出了积极的扩张计划。在中国车市停止高增长,逐渐步入零和竞争的阶段,这些旨在更快响应本土化需求的战略计划显得十分重要,但现在反日浪潮却让它们受阻。这很有可能导致日系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跑输大市,从而与领先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尽管在调查1中这一选项只获得了21%的投票,但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认为相比短期销量下滑的近忧,贻误战机的远虑更值得日本车企严阵以待。

  此外,还有约13%的参与者认为反日浪潮对日系车最大的影响是“在中国各类资源对其支持度下降”。在反日运动的影响下,日本车企的在华商业合作伙伴的活动,以及政府的项目审批支持都将受到大小不等的压力,这势必也将影响其在华发展的步伐。

调查:反日浪潮后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料

  自8月开始爆发的反日运动在9月达到高潮,9月份日系车销量的暴跌充分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影响。9月丰田、日产与本田在华销量分别下跌48.9%、40.5%与35.3%,另外三家规模相对较小的日本车企马自达、三菱与铃木也出现了4-6成的下滑。反日浪潮对日系车销量产生直接影响周期将持续多长时间?这一问题在业内人士的投票中并未达成高度一致。根据我们调查2的结果,从半年内到三年以上的时间区间都有一定比例的投票。但是,认为直接影响周期在一年以内的人士仍占多数。选择“半年内”与“一年内”的人数分别为29%和28%,两者之和达57%。

  反日浪潮对日系车销量的影响周期取决于多重因素。但问题的根本仍在于中日之间在多长时间内可能解决钓鱼岛争端,并修补关系。因为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中日之间摩擦随时可能升级,打砸日系车事件仍难以避免,消费者依然会因为担忧自身财产与生命安全而不考虑购买日系车。据观察人士分析,未来几周中国将进行10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的基调不大可能软化。而日本可能也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日本最大的反对党周三推选民族主义者安倍晋三为总裁,带领该党参加未来几个月可能举行的大选。

  这意味着中日双方短期内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双方在这一问题上都保持克制冷静,反日情绪逐渐降温,打砸日系车的事件在政府的控制下不再重演,从而最终为民众所淡忘。从调查结果来看,过半人数认为这种可能性挺大,且反日浪潮对日系车销量的直接影响将在一年内消退。

  此外,约19%的人士认为本次反日运动对日系车销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周期在“三年以上”;认为在“三年内”的人士为9%。另外有15%的人士认为这个问题难以判断,选择了“不好说”。

反日浪潮后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料

  此次日系车企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对于企业而言多少显得无可奈何,因为造成此次反日浪潮的原因涉及政治,不在企业能够控制的范畴之内。那么在此次反日风波过去,日系车改如何扭转危局呢?在调查3中,我们列出了数个选项,其中“推动日本政府对华政策转向”获得了最多的投票,25%;其次,约23%的参与者认为日本车企应该“以实际行动推动中日民间和平友好”;而“加大宣传,提升在中国社会责任形象”也获得了19%的人士认同。

  这三个措施都与提高日系汽车产品竞争力无关,但却能有利改善其品牌形象。从这一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环境下,日本车企尽自身努力改善中日关系以及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或许的最优选择,积极的产品引进计划,市场营销计划以及投资行为未必奏效,反而可能激发对抗的情绪。在调查3列出的选项中,“加大促销力度”与“加大新产品引入”仅分别获得了13%的投票。

  LMC Automotive亚太区汽车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鉴于日本国家的特殊性,政党更换频繁,企业对于政府的决策影响极为有限。因此,对于现阶段的日系车而言,重中之重是弥补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损失,努力提升其对日本车企的信心。尽管如此,也难以保证这样举措的有效性,毕竟,日后是否会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人生安全损失才是消费者的忧虑所在。

调查:反日浪潮后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难料

  日系车在遭受此次重创后,在中国市场的机会还有多大也是当前业内讨论的焦点之一。根据调查4的结果,多数人都选择了机会大多 “取决于中日关系及车企自身的作为”,这一选项的投票比例达48%。其次,三成以上的人士认为日系车仍有机会,但在恢复时间上却有不同意见,其中的19%认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复苏需相当漫长的时间,而剩下约18%人士则比较乐观,他们认为日系车三年内便可恢复元气。

  当前日本车在华困局是由两国外交摩擦引发,因此化解危局的关键仍在两国政府之间,企业自身可作为之处较小。从这一投票结果也可以看出,日系车在华发展前景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另有约13%的悲观人士认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东山再起基本无望”。

  中日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政冷经热”的现象。日本的车企长期以来也习惯于蒙头在中国发大财而不影响日本国内政治与政策导向。然而,从本次中日摩擦所显现出来后果来看,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姿态。日系车企必须学习美国企业,在中日关系这类重要的政治决策上,要有自己的作为,以避免本国政府做出糟糕的措施后一发不可收拾。就如同车辆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样,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在中国的发展不“意外收挫”,否则,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形势难料。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