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正发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05/05   浏览:()次


 

       学术界、产业界、商业界都应该给政府信心,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没有错。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从“十五”再到“十三五”,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以研发和生产的单一产业为主,到初步形成电池研发生产、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整车销售、电池和整车租赁、电池回收再利用等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发展成为我国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可持续发展、从汽车大国转化为汽车强国的战略产业。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一路上扬的增长态势,但其自身瓶颈也一直未获突破:续驶里程、电池寿命、产品性能等技术还未进入完全成熟期;各地的充电桩等基础设备的完善也一直在解决中,而充电桩和维修、售后服务等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因素。
       我国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还有不少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新能源车企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技术创新,推动商业化运营。
        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产业进步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北京金诚通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冬梅,越来越深刻感觉到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商业化运营,两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摆脱政策依赖性,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依赖性目前还很强。”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专业论坛上,杨冬梅说,“现阶段新能源车的销售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的落实。政策空档期里,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就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产业链上的企业明显侧重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比较大的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推广力度明显较低。”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相互衔接不足,投融资工具整合力度有限,产业化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新能源车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上,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杨冬梅举例说:“整车生产企业仅仅以生产及销售新能源汽车为目标,并不提供充电服务;充电基础设施只提供充电服务,运维则不在其服务范围。”
        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开发,包括电池研发生产、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和销售、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等,都会有大量的合同管理和审核需求。杨冬梅分析,对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并购重组、债券的发行等企业常年专项法律服务的需求,法律服务行业一般因循过去法律服务的经验,被动地应对和提供这些服务。
  “法律服务要能够协助新能源汽车企业主动以新型的投融资工具为纽带,通过投融资结构设计,重新分配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成本结构,实现产业链上各方互利共赢。” 杨冬梅建议。
         分时租赁或成突破口
        除法律服务助推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之外,分时租赁或将成为发展突破口。
        家住马连道的刘先生,上班地点却在上地。近一年时间,他上下班都会经常选择时租GreenGo绿狗租车的纯电动车。方便快捷、租金便宜,是刘先生选择租车的原因。
        4月末,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携手首汽出行发布了《2016中国约车及租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当前线上约车、租车模式市场前景广阔,B2C约车租车模式将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普及发展。其中,新能源分时租赁的移动出行模式在对比中突显出其创新、环保、便捷、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在共享经济为消费群体普遍接受的市场状态下将迸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租赁车辆在北京已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可见,新能源汽车在利好政策助推下,虽然销量逐年提升,但在私人用户的销售无法快速突破的情况下,租赁有可能成为时下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突破口。
       只是,在各租车平台的实际经营中,新能源汽车租赁依然难以摆脱盈利难、充电难等现实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分时租赁还属于新鲜事物。行业分析人士赖集悦指出,面对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新能源分时租赁市场,大多数租赁公司的出租率可能不会很理想。
        另外,在“收取租金”这一主要赢利点之外,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目前面对更多的是巨大的运营压力。赖集悦认为,不管是车辆购买、网点布局、充电站建设,还是智能管理平台开发,都不尽完善。由于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依然较弱,车辆分布和行驶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桩的分布,而且,如要实现随时随地租车、还车更要基于停车位和充电桩的密集程度。
        即使面临种种难题,业内仍旧认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有广阔的前景。在充电和车位资源上,一旦目前新兴的车位共享应用进入成熟阶段,加上政府推动的充电桩建设进入实质投放期,租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对这些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加以利用。
        秩序、权益、方案助力商业化运营
        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技术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看来,学术界、产业界、商业界都应该给政府以信心,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没有错。“我们应该一起努力,寻找让这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目前补贴推动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陈永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发展不仅受制于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还受制于跟它匹配的储能电站、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利用有补贴的这几年尽量扩大产业规模,这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提升。”
       如何破解商业化运营瓶颈?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国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亟须建立秩序的阶段。”
       传统车企面临的很多问题,新能源汽车领域也会遇到,并且还有许多传统车企没有碰到的问题。“这中间很多环节是缺乏秩序的,比如反垄断领域的竞争秩序、行业当中上下游关系的树立问题。”张国栋说,“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非常长,环节参与者多,秩序建立目前来看是非常紧要的课题。”
       “今后在中国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不会再像过去三十年粗放式地发展。长期来看我们需要有秩序意识才能够开展有序的竞争,并且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张国栋说。
       另外,权益保护对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非常重要。“在人才流动显著的行业当中,怎么能够确保企业优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到第三方的影响。”张国栋提醒道,“这要求整体的方案要有维护权益的意识,还要有权益保护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上和商务上的解决方案同样重要,律师、车厂、政府都要有各自的解决方案。让企业去建立完善的充电设施和停车设施是不可能的。张国栋认为,很多现实的问题,还需要政府来解决。“从解决方案的角度,如果我们各方都尽可能提出一些好的解决方案,就有可能被政府采用,甚至有可能成为行业标准。”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