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洞察

第三次工业革命:噱头还是机遇?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2/06/11   浏览:()次


  在西方的学术界、出版界、媒体界,一轮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正热烈兴起。在国内,新华网日前以头条的位置对此进行了报道,《参考消息》更是推出大规模系列报道。
 
  拯救世界经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要来临?机遇在敲门?抑或更多的是学术观点推销的噱头?
 
  新理论来势汹汹
 
  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保罗麦基里主笔的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组稿件称,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它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并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在美国,一本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准畅销书也高调出版。著名经济学家、享誉全球的未来预测大师、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日前出版。在这本书中文版的封面上,赫然印有“享誉全球的未来预测大师再次预言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在21世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他还指出,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
 
  在书中,这位未来预测大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世界”。
 
  对于中国在这次新的工业革命中可以担当的责任,杰里米·里夫金似乎寄予了最大的期望。“如果说美国是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担当这一角色。”
 
  杰里米·里夫金的观点在中国得到了积极的呼应。
 
  《经济参考报》日前刊发一组重量级系列报道,通过全球采访,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背景、特征、趋势、风险和机遇进行诠释。并指出,这将是一组媲美三十年前对世界“第三次浪潮”的重要报道。新华网更是在网络头条转发这组报道。
 
  难道说,世界经济已经抵达扭转颓势的突破口?
 
  噱头?机遇?
 
  在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说法更像一个噱头。
 
  陈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与技术的结合方向是对的,但是无论从目前互联网技术还是从新能源的发展来看,时机都不成熟。
 
  陈及指出,成本高依然是新能源还没有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原因。以太阳能发电为例,在2010年,一位BP的专家曾表示,太阳能发电成本大约每年会下降10%, 也许要用10年的时间,才能和化石燃料发电成本相当。
 
  “一些高端技术的突破还遥遥无期,风能和太阳能还是小打小闹,只靠一两项技术完不成‘第三次工业革命’。”陈及说,从目前的发展基础来看,远远无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提并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俊峰与陈及的看法相同,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新能源战略其实是许多国家早已经确立的战略,无疑,新能源与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两者结合形成对现有经济结构具有颠覆力量的工业革命的基础尚未确立,“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该仅仅是一些学者的提法。”
 
  其实,新能源战略或者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是目前许多国家早已经确立的发展方向。
 
  解构奥巴马能源变革的初期战略可以看到,绿色经济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引擎。
 
  2009年1月20日是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为了突出自己节能减碳、降低污染的绿色能源环境气候一体化的振兴经济计划,奥巴马团队以绿色作为这一盛会的主题色彩。
 
  就职一周内,奥巴马就马不停蹄地签署两份总统备忘录,责令交通部为汽车制造商2011年推出的车型制定更高的节能标准,要求环保署允许加州对机动车辆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比联邦政府更严格的标准。与此同时,奥巴马正在推动国会通过82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含2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免税,320亿美元用于升级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利用,160亿美元用于降低公共建筑能耗。
 
  在中国,依托技术与新能源推动发展的方向也已确定。
 
  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指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会议指出要“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但是,即便这些国家都确定了相同的战略,也并不意味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就要到来。
 
  “技术的发展不是某项技术的突破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积累,它有自己的周期,不是单单依靠政府的刺激、支持就可以达成的。”王俊峰指出,“目前拉动经济变革的技术积累远未完成。”
 
  中国机会?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杰里米·里夫金做出了一个让中国人兴奋的预测:中国有望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
 
  即使不谈“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耸人听闻的概念,在技术与新能源这个人类发展的确定方向上,中国到底有几多优势?又或者,中国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
 
  “更多的应该是挑战吧。”王俊峰对于中国所面临的状况并不乐观。
 
  事实上,这也是杰里米·里夫金对于中国期许之外的担忧。
 
  杰里米·里夫金在历数了中国的诸多优势之后,也指出了中国的诸多不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中国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
 
  “中国蕴藏了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这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是水到渠成之事。中国对水利发电的依赖令人担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日益增多的干旱将会对中国的电力生产造成极大困扰,导致电力缺乏乃至断电。” 杰里米·里夫金直言。
 
  在新能源推广门槛之外,技术门槛对于中国而言同样严峻。
 
  王俊峰指出,这些年我们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王俊峰举例指出,科技人员本应该在产、学、研三个领域自由流动,但目前,就人才而言,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是彼此割裂的。大学中的科研人员不会去企业体验生产、了解第一手资料,而在生产中有经验、明白需求的人员也没有途径去研究机构从事科研。“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离实践场地太远了。”
 
  此外,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谁,也有问题。“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它直接面对市场,只有企业最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的自主创新工程应该是围绕企业这个主体的。”
 
  “这还涉及到现在高校体制的变革,所以说,自主创新应该是围绕企业这个科技创新的主体进行的一项综合体制改革工程,不是科技部一家能够完成的。”王俊峰指出。
 
  在王俊峰看来,如果综合评价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水平,应该用“起步阶段”来形容。“在新能源技术上,欧洲投入很大,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近年也做了很大投入,技术追赶得很快,但客观说,欧美的技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很多技术的差距不是一两年能够弥补的。”
 
  如果借用欧美学术界的时髦说法,“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酝酿之中,虽然它的到来仍需时日,但无疑,为其所做的准备必须快马加鞭了。
 
  “国家的核心能力是技术,这才是‘硬通货’。”王俊峰指出,变革前夜,中国须奋起直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