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缺芯后时代”市场需求难题怎么破?提升开发效率是关键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23/04/11   浏览:()次


 

  近几年,与全球疫情相伴的“缺芯”给汽车产业带来影响,如今,汽车芯片供应现状究竟怎样了?自主可控是否能实现?国内芯片产业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今年的‘缺芯’状况已经逐渐得到缓解,除了个别品类芯片仍有短缺,绝大部分的芯片缺口其实已经大幅度得到缓解。”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升杨近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的“缺芯”既是对汽车行业的挑战,也是国产芯片非常好的机会窗口。
 

  持续完善产品
 

  在王升杨看来,“缺芯”也给国产芯片公司带来了机会,纳芯微是其中抓住机遇的“上车”者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他认为,以往那种“你缺我有”的汽车芯片市场交易逻辑将不再成立,如今汽车芯片企业如何在汽车领域立足需要深思,也值得探索。
 

  “持续丰富产品变得更重要。”他认为,以往“缺芯”期间有的芯片公司靠一两个汽车芯片产品就进入汽车芯片领域的情况难以再现,从长期看,仅汽车模拟芯片就种类多样,丰富产品才是芯片企业长期立足的基础。同时,汽车芯片本质上是高标准、高可靠性应用的领域,芯片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产品的质量管控能力。而且,进入“缺芯后时代”,国产芯片企业与中国汽车市场更近,更容易了解国内车企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定义和开发国内市场需求的下一代汽车芯片产品,希望中国芯片公司要加速从行业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基于对行业的希望,我们在汽车芯片领域进行了持续投入。”王升杨表示,2021年,纳芯微汽车芯片领域营收占比不到10%;2022年前三季度占比增至约20%,是纳芯微增长最快的业务赛道。由此,纳芯微也成为汽车芯片行业主要供应商。
 

  拓展业务布局
 

  围绕行业应用,持续拓展产品布局,是国内芯片企业决胜市场的依托。
 

  “我们的汽车前端磁电流传感器芯片已经规模发货,角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芯片也都在密集开发中。”王升杨介绍,在功率驱动类芯片领域,除了进一步完善主电机驱动芯片之外,也投入了车灯照明等驱动芯片,市场反应良好。至今,不仅已在功率电源高压管理芯片上量产,今年还会投产集成式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同时,在去年低边开关芯片产品量产基础上,今年会投产高边开关芯片等新产品。
 

  国产芯片与进口先进芯片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王升杨认为,从先进工艺制程看,虽然国内已有28nm、14nm等,但距离世界先进的工艺制程节点还有差距。但先进工艺制程对模拟芯片的限制较小。“在汽车芯片设计端,国内的模拟芯片设计短板已经较少,但国内产品在完备度和系统应用的经验上还有欠缺。
 

  “从汽车产业链整体看,芯片是一个新兴的蓬勃发展的产业机会。”王升杨表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中国企业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先发优势,如何有效集聚国内优势产业资源,行业如何协同发展,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深耕优势领域
 

  汽车芯片中,既有数字芯片,也有模拟芯片。王升杨谈到,数字芯片主要是为汽车系统提供算力,而模拟芯片是围绕算力芯片周边需要解决驱动等方面发力,如车载驱动领域,包括主电机驱动、车灯照明驱动、音响声音驱动等都是模拟芯片。同时,因为数字芯片耗电较大,要实现对能耗有效的管理,是模拟芯片可以发挥的作用。“数字芯片如果是皇冠上的明珠,模拟芯片则是支撑这颗明珠的皇冠。”他说,模拟芯片在智能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仅有800V高压的耐压隔离能力、域控架构下的电机控制等方面,还有多通道、集成化的贯穿式的灯带等,而且模拟芯片已经演进到一定程度,再增加线宽非常有限。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加速,汽车芯片迭代也在加速。王升杨表示,以往汽车芯片开发周期较长,是因为汽车零部件链条中各自独立开发,汽车芯片从早期设计到设计完成,到给一级供应商,再按照芯片安装到零部件产品上去制作验证样件的A样、B样、C样,然后才能交到整车厂,整车厂再做验证,不仅周期长,而且其中环节重复多。现在则是共同同步开发,把很多验证工作前置,实现了更加高效的协同开发,压缩了开发周期,“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性价比,应该是未来汽车芯片开发的方向。”王升杨认为。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