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AI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如何“灵魂”进化?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21/11/04   浏览:()次


  1024,是中国程序员的共同节日,而作为中国IT界最优秀的公司之一——科大讯飞,自2017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令业界瞩目的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今年,已经是第五届,而与往届相比,今年的一大看点是智能汽车分论坛暨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在产业大变革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既需要思考如何大胆创新抓住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也需要与IT/ICT等其他产业凝心聚力融合发展,实现共赢。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科大讯飞副总裁兼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经管会秘书长董汝尔等行业专家以及多位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会场联动的方式参与本次论坛。在《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的主持下,与会各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充分高效的研讨
 


  如何才能更加懂得用户的心?


  “汽车现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应用最重要的主战场之一。”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开场致辞中感叹,“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前沿科技,全都汇聚到了智能网联汽车上,好比大家在吃饭的时候,一口还没开始尝,一桌菜又端上来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汽车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力是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正如吴晓如所言:“汽车百年大变局,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来客户的忠诚度非常高而现在的用户变得很挑剔,需求多样化,考验的是谁家的技术迭代优化得更快,谁家的产品功能体现得更优。”   
 


  “企业想懂用户,但产品体现不出来,那么就还是不懂用户。即便产品懂用户,但若只是在投产那一天懂,以后还是不懂,这样也是不行的,如何真正并持续做到懂用户至关重要。”在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看来,未来汽车产业的本质将是基于数据的,也是基于场景的,而且是必须依托生态的,最终要通过智能化实现个性化的体验。在这种大背景下,智能汽车必须是具有生命的,他要不断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而消费者由原来简单地关注功能和性能可能变成更关注体验。


  做好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的关键是如何能够持续挖掘满足并最终能够创造客户的新需求。用户的体验分为预期体验和增量体验。预期体验是在消费者没有购车之前,就对这个产品已经有了相应的期待,一旦购买之后,就形成了拥有体验。在拥有体验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增量体验,而传统的车是越增量体验越差,实际没有增量,但智能网联汽车就会更懂你,通过大数据、云计算、OTA等实现了千人千面,常用常新。


  多重挑战下更要践行中国方案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作为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仍存在诸多现实性的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从行业角度出发,总结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四个方面挑战,分别是标准法规、产业链保障、产业生态安全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标准法规方面,由于目前的管理体系处于建设初期,相关法规的制定权属分散,实施细则不是很明晰,而且部分标准法规的要求,往往落后于行业现状,因此需要各部门要继续协调,补充完善相关法规要求。


  在产业链保障方面。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渗透率并不高,使得芯片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企业的制约。各行业企业应该把握机遇、共同协作,形成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和统一的操作系统基础平台,这一点对产业链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在产业生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对驾驶机动车辆事故的责任判定没有划清明确的界限。在目前已有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参考之下,急需要填补自动驾驶车辆判责这一领域的空白,解决技术发展过快与法律制定落后之间的矛盾。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无人驾驶和数据应用领域的运营管理模式还不够清晰,车联网体系运转尚未形成共识,众多的创新型科技公司甚至还面临融资困难,制约了技术研究与发展。


  柳燕建议,整个汽车行业要加强行业协同,应对政策法规的要求;深化数据领域合作,共建数据生态;鼓励国产替代,支持硬件的软件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的区域属性及社会属性增加,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通信、地图、数据平台等本国属性的支撑和安全管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使用标准规范,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使用具有本地属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提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要践行中国方案。


  具体思路是,通过建立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基础共性技术和跨行业技术基础平台为载体,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中国方案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核心的顶层设计;坚持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径,网联赋能车辆安全、效率类V2X功能,实现自动驾驶;依托中国芯片和中国软件,打造中国方案核心软硬件;依托跨行业基础平台技术,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建设,符合产业生态新本土化;实现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SV ST SC SE融合。


  AI助力智能汽车体验全面升级
 


  “科大讯飞已在汽车领域深耕了18年,在2011年,科大讯飞发布第一代智能汽车语音助理,量产第一代智能语音车机,结束中国汽车语音由国际公司垄断的历史。”科大讯飞副总裁、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介绍,截至目前,科大讯飞累计交付车型1000余种,汽车前装搭载量逾3100万,根据亿欧智库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报告,2020年科大讯飞在中国乘用车车载语音交互领域的占有率已超过52%。


  对于立志高远的科大讯飞而言,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而面对未来,思考更多的是如何通过AI助力智能汽车体验全面升级。


  “没有谁可以设定三年以后哪些功能是车型上的真正亮点,所以科大讯飞要和整车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把产品的规划放在一起做,把一些新需求导入到整个产品的研发周期里面,快速调整它的变化,确保到了新车发布的时候,所有的技术是新的。”刘俊峰表示,在技术产品研发方式上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而伴随着用户使用汽车的生命周期,新的功能可以层层深化地开发出来。
 


  “科大讯飞的价值观里面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守源头创新。”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雷琴辉表示,要用核心技术来驱动汽车智能化落地。


  目前,科大讯飞的多模感知技术,可以通过多模多传感器让车听得更清、听得更准、听出意图、听出情感,语音合成效果也超真人水平并且持续升级。未来,AI将助力汽车声音体验升级,从播放声音到听享空间,从独立收音到闭环体验。基于汽车知识大脑建设、语义模型升级以及交互方案优化,将会让人机交互更自然、更多元和更有趣。
 


  未来消费者会对智能座舱的体验特别在乎,而他们又会对音效有什么样的期待和体验?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马桂林介绍了四个特征,一是乘客要能够比较轻松地在车里进行交流,可以有个性化的分区交流,可以有分区的反馈。二是有沉浸感的体验,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要能够乐在其中。三是整个智能座舱能给乘客和司机提供非常贴心的关怀。四是要有一个舒心的驾驶过程。


  智能网联汽车已处风口,科大讯飞会坚持开放协作,与整车企业一起将汽车的功能、性能以及个性化的体验做到极致。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