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析研究

中国乘用车产业,增收不增利,纠结在今天与明天之间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张忠岳    发布时间:2023/12/28   浏览:()次


  2023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且惨烈无比的价格战。特斯拉率先降价,其他车企随后跟进,价格战从年初打到年尾。这场价格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也给各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价格战的背后,车企的悲喜并不相通,有些车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营收和利润,而有些车企是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不得不参与价格战之中,以求得一线生机,还有一些车企在寻求更多的差异化竞争力,尽最大可能避免价格战的波及。

  2023年的一整年时间,车企都在价格战与长期主义的纠结中前行,试图找寻自己的突围之路。

 


 

  销量增、营收增、利润降

  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正在经历新旧动能的转换,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会造成传统燃油车产能过剩,新能源汽车过剩竞争,整体形成供大于求的情况。

  供大于求带来的结果就是汽车价格走低,车企不得不通过降价来提升销量,而最终导致的是,销量虽然有所增加,营收也有所增长,但利润下降。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东风雪铁龙C6从20万元直降到12万元,一款C级轿车最后优惠到紧凑型家轿的价格,而促销举措让沉寂已久的东风雪铁龙C6收获了不错的销量成绩。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东风雪铁龙C6销量暴增,单月实现销量1259辆,同比增长436%,超过该车型过去8个月的总销量。当然,这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而今年众多车企就是这样牺牲利润来稳定销量。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344.1万辆和232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3%。在乘用车主要品类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外,其他三大类乘用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不过,汽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上年同期。1~10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54.3点,低于上年同期27.2点。企业利润同比两位数下降。1~10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营业利润1996.8亿元,同比下降19%,减少额为468.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01亿元,同比下降19.6%,减少额为488.6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3512.9亿元,同比下降14.8%,减少额为611.7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车企中仅有比亚迪、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江淮汽车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有3家车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还有6家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

  要眼前利益还是长期发展?

  没有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愿意深陷价格战之中。能够打得起甚至主导发起价格战的车企,都是生产成本有明显优势,产品又有足够的性价比,即便降低一些价格,依然可以实现销量、营收以及利润的同比正增长。

  代表性企业就是特斯拉,由于成本实现了持续下降,而产品力依然出众,所以在降价的情况下,销量、营收以及利润,都能保持正增长。

  但是,大部分车企会陷入纠结之中,面临要眼下还是要长期发展,要利润还是要市场的两难选择。

  当车企被迫选择参与价格战之后,对其长远发展是明显不利的。除了盈利能力下降之外,还会使品牌形象受损。因为在消费者看来,大幅降价可能意味着产品质量下降或者企业存在其他问题。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为品牌形象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此外,价格战还会使技术创新受阻。价格战使得各车企的研发投入减少,因为企业需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降价和营销等方面。这可能导致技术创新受阻,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发活动。长期来看,这将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车企需要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企业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定价策略,以保持盈利能力并维护品牌形象。同时,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以提升竞争力并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企业还需要注重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要硬核技术、不要堆配置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购买。但是,产品的性价比应该建立在相同的性能基础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相同的性能作为比较基础,得出的性价比是没有意义的。

  今年销量营收表现都出色的几家企业,产品都具备差异化竞争力,且和同级别其他竞品相比,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

  比如理想汽车,被网友戏称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实现了旗下三款车L7、L8、L9的热销,但其实是靠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出色的产品体验,击中了“奶爸们”的刚需。

  比如AITO问界,通过问界新M7实现销量的大反转,背后核心因素是什么?那就是超出竞品水平的智能驾驶能力。

  在HUAWEIADS2.0的支持下,问界智驾版的AEB在三大方面都做到了比较明显的领先。其一,问界智驾版的AEB在预判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它采用了激光、毫米波、视觉、超声波等多种感知技术,全时段工作,不怕恶劣天气和光线不足。探测距离达到200米,探测角度广,水平视角达到120度,利于提前发现风险,即时触发AEB;其二,华为独创的GOD感知系统让问界智驾版的AEB能够识别99.9%的异形障碍物,而传统的感知系统只能识别标记过的车辆、行人、两轮车等常规物体,遇到其他“未知”物体时无法正常工作;其三,问界智驾版的AEB在制动方面更及时、更果断,特别是在“鬼探头”等复杂情况下表现突出。它的识别精准、算法优秀,车辆制动性能强大,AEB更及时、更果断,可以更好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再比如,为啥比亚迪能成为销量冠军?也有必然原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让所有车企和消费者都头疼的电动汽车冬季续驶性能衰减问题,比亚迪就做得要比竞争对手要明显好一些。

  以比亚迪汉EV创世版为例,其搭载了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在-30℃~60℃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能够实现低温下高效吸收环境热量以及电机废热,进而使空调能耗降低约40%。同时,动力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可以实现冷媒对电池的直接冷却加热,大幅提升电池冷却和加热效果,并提升整包温度一致性。两大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热效率提升了20%,低温续驶里程提升10%,效果显著。

  再来看一些配置上似乎很豪华的车型,但销量表现却不及预期。核心原因又是什么呢?主要因为这类车型堆配置现象严重,有很多中看不中用的功能。

  比如,某车企售价四五十万元的车型,虽然较早搭载了激光雷达,但其智驾技术非常一般,明显没有做好算法开发。再比如,某车企贴着智能驾驶的标签,但其基本的AEB功能,开发得还不如传统车企好。

  大道至简,其实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做到真正从消费者真实需求出发,真正避免华而不实的夸大宣传,保持不断进化,就会在价格战中占据主动地位,成为最终的“突围者”。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