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析研究

菲斯克拉响“警报” 美国造车新势力成批要凉?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万莹   发布时间:2024/04/01   浏览:()次



 

  美国造车新势力正接连倒下。继去年年中美国电动皮卡初创公司Lordstown和被称为“大巴界特斯拉”的Proterra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又一家美国电动初创企业似乎也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造车新势力菲斯克表示,将暂停电动汽车生产6周时间,并在未能支付利息后通过出售可转换债券来筹集资金,以应对现金流紧张的局面。截至3月15日,菲斯克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余额为1.209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年底的3.959亿美元。在此之前,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由于陷入资金短缺困境,菲斯克已经聘请重组顾问,可能协助进行破产申请。不只是菲斯克,包括Rivian、Lucid、Nikola、法拉第未来等多家美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均入不敷出、亏损扩大,一些车企的股价甚至长期不足1美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股价过低 面临退市风险

  实际上,菲斯克在3月初就警示称该公司存在“资金告罄”的风险,维持经营的能力存在“重大疑问”。数据显示,菲斯克2023年的销售额为2.73亿美元,但债务就超过10亿美元。该公司2023年净亏损为7.62亿美元,2022年净亏损为5.47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菲斯克已经聘请美国财务公司FTI Consulting和Davis Polk律师事务所,为潜在的破产申请做准备工作。过去一年来,菲斯克的股价下跌了95%,其3月21日的收盘价仅为每股0.13美元。

  菲斯克的创始人亨里克·菲斯克是美国知名汽车设计师,曾在宝马、福特等跨国车企担任设计师,一手主导了宝马Z8、阿斯顿·马丁DB9、V8 Vantage等车型的设计工作,还曾参与过特斯拉Model S的前期设计。2007年,亨里克·菲斯克开始自主造车,创办了Fisker Automotive,并推出Karma增程式混动超跑。但好景不长,亨里克·菲斯克因董事会内讧而辞职,并于2016年二次创业,创建了现在的菲斯克公司,开始走纯电技术路线。2020年7月,菲斯克通过收购SPAC(特殊目的公司)合并上市,当时估值接近30亿美元。由于菲斯克将旗下车型的生产外包,只专注于设计,而被冠以“汽车界苹果”之称。

  由于高利率以及通胀打击消费信心,再加上美国电动汽车需求趋缓,菲斯克旗下旗舰车型Ocean电动SUV销量表现平平。2023年,菲斯克共生产了1万多辆Ocean电动汽车,但交付量仅为约4700辆。针对其可能申请破产的报道,菲斯克日前作出回应称,该公司经常与外部顾问合作,目前专注于筹集更多资本,正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洽谈构建战略伙伴关系。据外媒报道,这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是日产汽车,目前正在与菲斯克进行谈判。如果谈判成功,日产将向菲斯克投资4亿美元。但截至目前,该事项尚无进展。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菲斯克就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平均1美元,收到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函,即因股价过低而面临退市风险。按照纽交所的规定,如果在收到通知接下来的6个月缓冲期内,菲斯克在纽交所的交易日股价均低于每股1美元,那么将被强制退市。如果在缓冲期内股价仍无起色,菲斯克想要避免被强制退市,只能采取反向拆股这一招了。反向拆股即缩小股本,由于公司股价无法达到所在交易所要求的最低价,而不得以缩小股本升高其价格而保证其不被退市。但反向拆股可能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因此颇受争议。

  亏损加剧 “续命”资金捉襟见肘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美国造车新势力多次采取反向拆股的方式以避免被强行退市,此前被称为“卡车界特斯拉”的Nikola就是典型的例子。去年5月底,该公司收到来自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函,因为其在此前连续30个工作日股价始终低于1美元。此后,Nikola不得不选择反向拆股,使得股价回升。但好景不长,此后Nikola的股价持续下跌,其创始人也因诈骗罪获刑4年。根据前不久Nikola发布的财报,2023年其净亏损9.66亿美元,2022年净亏损7.84亿美元。今年1月,Nikola第二次从纳斯达克交易所收到退市通知。3月21日,Nikola的收盘价为每股0.63美元。

  另一家疲于挣扎的电动初创车企法拉第未来也在2023年年底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函,因为在2023年11月9日至2023年12月27日期间,法拉第未来的收盘买入价一直低于每股1美元。实际上,法拉第未来自上市以来已经多次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函,而该公司都是通过反向拆股,成功规避了退市风险。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8月,法拉第未来通过80股合1,股价一度升至每股22美元。但仅仅2个月之后,法拉第未来的股价又从十几美元跌到几十美分,再次触发退市警报,目前其最新股价只有几美分。前不久,法拉第未来位于美国洛杉矶的总部和位于圣何塞的办公室均因拖欠房租而被起诉。

  除了这些挣扎于退市边缘的美国造车新势力,曾被寄予厚望的Rivian和Lucid亏损也在不断扩大,处境堪忧。Rivian披露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为44.34亿美元,但净亏损高达54.32亿美元。在财报中,Rivian宣布将裁员约10%,以应对严峻的电动汽车市场形势。2023年,其全年总产量为5.72万辆,交付5.01万辆。数据显示,2023年底Rivian的账面现金储备仅剩79亿美元,至多只能支撑6个季度。

  Lucid披露的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该公司净亏损28.3亿美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17%。2023年,Rivian共生产了8428辆电动汽车,如果按28.3亿美元的净亏损计算,也就是每生产1辆就亏损33.6万美元。Lucid预计今年将生产9000辆汽车,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4万辆。就连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都忍不住嘲讽道,Lucid的“沙特金主是让他们活下去的惟一因素”。据悉,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是Lucid最大的股东,持有该公司约60%的股份。

  自身实力不过硬 风投退潮后前景更加黯淡

  为什么这些美国造车新势力近来都陷入生存危机?从自身找原因,实力不过硬、产品质量问题频出、面临供应链挑战均是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危机。除了Rivian产量稍高外,其他美国电动车企的产量都低得可怜,量产对于它们来说仍是致命难题。而且,虽然产量和交付量很低,但这些车企基本上都由于质量问题召回过,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另外,包括Nikola、法拉第未来在内的多家美国造车新势力官司缠身,导致其融资变得越来越难。

  事实上,当初这一批美国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主要依靠的是风投的力量。回首2020年,全球汽车行业受到疫情冲击,而美联储为了救市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0.25%,并启动了规模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再加上拜登上台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大量热钱流入这一领域。在此期间,美国数十家电动汽车相关企业通过SPAC实现借壳上市,多家企业市值巅峰时甚至超过通用汽车、福特等美国老牌车企,而彼时它们甚至还未生产出1辆汽车。但随着通胀高企,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以40年来最快的速度加息,热钱迅速消失,资本市场也开始回归理性。上述美国电动车企现在的市值,相比其巅峰时大多跌了八九成。俗话说得好,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风投渐退,那些“烧钱”如流水、却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的电动初创车企倒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再加上近来欧美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政策层面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些还未在消费者中间站稳脚跟的“电动新贵”只怕是前路渺茫。近日,Rivian发布了对2024年的产量展望,数量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卡林对此表示,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包括高利率导致汽车价格上涨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是Rivian 2024年产量预期较低的主要原因。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